天津女孩王岑靜:入日本國籍,4次帶隊擊敗中國隊,退役後想回國

2013年10月12日東亞運動會女籃賽場上。

一位身穿15號球衣,身高1米89的“中國臉”非常搶眼。

她站在日本隊的陣營裡激烈拼殺,最終以一分之差,幫助日本女籃戰勝瞭中國女籃。

為此,這個“15號”球員迎來瞭國人鋪天蓋地“叛徒”“賣國賊”的謾罵。



王新朝喜,原本是中國人,後改日本籍。

她還叫王岑靜時曾說:“如果不走,我可能早就放棄瞭籃球!”

改名王新朝喜後,她說:“我一定會用盡全力打籃球,即使對戰的是中國隊!”

可運動生涯結束退瞭役,這個改瞭國籍的女人卻又說:“我好想回到天津去!”



早年出走另有隱情,一句“是國傢不要我”似乎也有根據。

帶領日本女籃4次戰勝中國女籃,她似乎一直想要證明自己“其實沒有一差到底”。

退役後想回中國定居,網友回應:“如果你來看旅遊,那倒是能行!”

距離王新朝喜退役已經過去瞭4年時間,如今的她如願回到天津瞭嗎?



01

因身高成為異類,從籃球找到自信

王岑靜,1987年年底出生於天津。

從小她就備受關註,不是因為學習,而是因為身高。

小學4年級就長到1米73,使得同班師生統一口徑喊她“大個兒”。

大傢都忘瞭她也有名字。

甚至一些老師會在課堂上給出“優待”,讓她坐著回答問題。



“異於常人”的稱呼與“優待”,沒有給王岑靜帶來絲毫優越感和快樂。

而是讓她覺得自己是個異類,從而性格內向自卑,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幸好升到初中,身高沖到1米8的她遇到一位給瞭她希望的老師。

天津市第八十九中學,王岑靜就讀的初中。

初一開學後不久的一次早操時間。

有位體育老師在隊列中看到王岑靜,第一反應認定這是個打籃球的好苗子。



於是興沖沖地找上該班班主任,認識瞭王岑靜,也找到瞭王傢父母。

體育老師說:“讓她跟我學打籃球吧,隻要好好學,打得好再加上她這麼棒的身高,說不準能打進市隊!”



第一次有人說“你這個子簡直太棒瞭”,王岑靜完全不敢置信。

同學們“嫌棄”的眼神是她心裡的傷,她也一直討厭自己的大個子。

王岑靜是不敢置信,王傢父母是喜不自勝。

他們沒想女兒打籃球能打出什麼名堂。

他們隻是有種直覺,覺得女兒如果和一群高個子在一起打球,也許會過得開心些。

於是老師勸說,父母鼓勵,王岑靜第一次走進籃球館,自此改變命運。



說來也巧,那時候有本叫做《灌籃高手》的日本漫畫在中國盛行。

搞怪又有毅力的櫻木花道,帥氣的流川楓,霸氣的“大猩猩灌籃”……

王岑靜越看越被吸引,對籃球也起瞭很大的興趣。

興趣帶動努力,努力拉動成績。

訓練隻一年時間,王岑靜就輕松打敗同齡人,成為校女子籃球隊的核心。



註意力集中在訓練上,王岑靜不再去過多關註自己和其他人的身高差距。

她整個人變得開朗瞭,也在校隊裡交到瞭喜歡她的好朋友。

將籃球當做精神寄托,王岑靜漸漸有瞭目標——和籃球一起站在賽場的最高處!

有瞭目標就毫不懈怠地前進,無論春夏還是秋冬,酷暑還是寒冷。

王岑靜不喊累,不叫苦,不抱怨,不後退。

身高再度竄一竄長到1米85,籃球技術掌握不錯,中鋒位置打得極好。



體育老師覺得時候到瞭,就說:“去沖一下市隊,我覺得你能行!”

老師的看好,讓王岑靜信心滿滿地報名天津市女子籃球隊的球員選拔考核。

可接著兜頭澆下的一盆涼水,冷得這十幾歲的女孩眼睛紅腫,信心潰散。

02

這邊不亮那邊亮,天津不要日本要

也許是在校內練習的王岑靜,實力還摸不到市隊選拔人才的門檻。

也許是那一年去市隊參加選拔的人員臥虎藏龍,實力太過強勁。

王岑靜隻有基礎體測過瞭關,其他都被否定均。

發揮瞭全部實力還是不行,王岑靜眼淚決堤的同時瘋狂懷疑自己。



對此結果校隊老師不敢相信,因為在他看來,王岑靜的發展潛力毋庸置疑。

可結果讓他不得不信。

想要安慰學生不要氣餒,可完全喪失信心的王岑靜想要放棄籃球,再不碰體育。

誰成想應瞭“這邊不亮那邊亮”的話。

一位來天津做校區交流的日本籃球教練註意到王岑靜。

非常滿意這女孩的身高和可塑性,他找到王岑靜一傢,展示自己的誠意。



帶王岑靜去日本學籃球,保證她在日本能接受到極專業的指導。

為她辦理轉學,在日本接受同樣的中學教育,且不用出一分錢學費。

如果她能憑自己考上大學,那麼大學的學費也能有所減免。

與這些“誠意”相應的,是王岑靜如果學得真本領,要為日本職業籃球效力……



天津隊不要,日本教練卻說“她真的很好”

王傢母親最先流眼淚,因為她知道,自傢女兒為瞭打籃球受瞭近3年的罪。

想要女兒出國去,不僅是因為這位日本教練為女兒打開瞭一條新的出路。

更因為繼續打球,女兒不會頹廢,還有可能打出一番成績,不負多年堅持與心中愛好。



一傢人前前後後商量幾次,彼此堅定信心。

2003年,還不到16歲的王岑靜在父親的陪伴來到日本,進入岐阜女子高等學校讀書。

一邊學習,一邊在當地籃球隊打球。

腦子裡將“拼搏才有出路,才能證明自己”奉為座右銘。

2006年,王岑靜考進日本著名的,且為數不多的,擁有百年校史之一的白鷗大學。

還是一邊學知識一邊打籃球。

這時候的王岑靜身高沖到瞭1米89,整個人陽光又開朗。



2010年大學畢業,著眼於當下也要放眼於未來。

考慮到日本三菱在中國的天津有分公司。

將來不打球瞭可以走公司通道回天津工作,與傢人待在一起。

這一年,王岑靜選擇加入日本三菱電機女籃,開啟職業生涯。

2010-2011的日本女子籃球聯賽常規賽,是王岑靜的第一次球場露面。

出場7次,場均8.1個籃板,得13.71分,她一鳴驚人。



2011-2012賽季賽場活躍,出場28次,場均10.1個籃板,得14.18分。

而後又一年度賽季取得更好成績,王岑靜在日本籃球界,成瞭耀眼的新星。

也是因此,她入瞭日本國傢女籃教練組的眼。

03

在日本一鳴驚人,在國內 被罵“賣國賊”

對於運動員來說,進入國傢隊,意味著自身被肯定。

也意味著能得到國傢級的指導,能參加國傢級的大賽,能爭一爭國際排名以及世界級榮譽。



面對日本女籃的招攬,王岑靜的喜悅溢於言表。

可面對日本女籃提出的條件,她又有些猶豫。

要進日本女籃,需得改成日本國籍,不改就進不去,進不去就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

王岑靜糾結過,但糾結過後,她還是選擇同意。

因為在日本生活的8年多裡。

她的教練和朋友對她很友好,給過她很多幫助,這讓她非常感恩。

也因為她覺得,運動是沒有國界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2013年8月,改瞭國籍的王岑靜改名王新朝喜,加入日本女籃。

當時日本女籃的主帥內海知秀甚至說有王新朝喜,是她們團隊的幸運。

要知道當時日本女籃有技術、有頭腦、有實力,也有個無法彌補的硬傷。

那就是球員身高不行,團隊防守得不到提高。

如今有瞭1.89米,有身高、技術、力量的王新朝喜,不足得以彌補。

日本女籃的整體實力變得更強。



短板被彌補,自然要在賽場上征戰。

2013年10月9日,東亞運動會女籃揭幕戰中,王新朝喜首次代表日本隊出戰。

一場比賽10分11個籃板,108-26的懸殊比分。

她幫助日本女籃壓倒性戰勝關島女籃獲得勝利。

10月12日,王新朝喜遇到瞭中國隊。

賽前給自己打氣,平復心情,她告訴自己全力以赴,隻為籃球!

個人12分,攔球超過18次,王新朝喜的防守確實厲害。



一分之差的65-64成績,王新朝喜代表的日本女籃戰勝瞭中國女籃。

而這,隻是個開始……

11月3日,女籃亞錦賽決賽打響。

日本女籃對戰韓國女籃,站在一群矮個子裡,王新朝喜那麼顯眼。

出場5次,場均得到8分4.2個籃板,打下比分65-43。

時隔43年,日本女籃再次奪得亞錦賽冠軍寶座的消息傳回國內,迅速激起滔天巨浪。

王新朝喜成瞭不少國人口中“忘記祖宗”的“賣國賊”。



不過也有一些國人在瞭解到這姑娘的具體經歷後嘆氣。

當初天津隊不要她,覺得她沒有培養潛力,結果錯過一個人才,讓對方成瞭日本隊的主力,實在可惜。

國內沸起的言論,遠在日本的王新朝喜也聽得到,因為她幾乎所有的親戚都在中國。

國內的評價讓她沉默,但沉默歸沉默,她沒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對。



喜愛籃球,想打籃球,想在籃球運動中爭得榮譽,她有什麼錯呢?

因為改瞭國籍?因為加入瞭日本隊?因為打敗瞭中國隊?

王新朝喜覺得,體育不應該摻雜太多其他東西,她打籃球的心,極為存粹。

04

王新朝喜,隻是“人才流失”的一個代表

盡量不去聽外界的聲音。

王新朝喜一直在籃球領域追求著超越自己,也不可比避免地與中國女籃展開比拼。



曼谷的比賽中戰勝中國女籃,第四屆亞運會中又一次擊敗。

2015年亞錦賽女籃決賽,日本女籃再次戰勝中國女籃奪得勝利,也由此直通2016年奧運會。

當時的日本民眾歡呼雀躍,將“得分王”王新朝喜稱為“籃球英雄”。

甚至日本當時的領導人親自接見王新朝喜,為她頒發獎狀。



可惜站上賽場專心致志地打球。

打到2020年因為過瞭運動員的黃金期,身體機能慢慢下降,王新朝喜選擇瞭退役。

早年從16歲到瞭日本,王新朝喜幾乎隻能半年與傢人團聚一次。

上大學後父親回去國內瞭,就隻有她一人在日本球場拼搏。

想念親人,想要在親人身邊生活,33歲退役的王新朝喜想要回到中國去。



可惜沒能達成所願。

國內的籃球俱樂部並不願意接納她,回國她的工作沒有任何保證。

心情本就失落的時候,有人將王新朝喜想要到中國久居的消息透露出去。

許多網友冷嘲熱諷,說她已經是日本人瞭,還是老老實實待著日本好瞭。

這讓王新朝喜心頭的酸澀一陣陣累積。



在賽場上4次率領日本隊戰勝中國隊,被罵“叛徒”的王新朝喜是第一位,代表日本女籃出戰參加正式國際比賽的華裔球員。

曾經有不客氣的記者在賽後采訪她:“打敗中國隊,站上冠軍領獎臺身披日本國旗,你是什麼感受?”

這問題不可謂不尖銳。

王新朝喜的回答是:“我很高興,因為我證明瞭自己,沒有辜負籃球和自己的努力。但如果今天站上領獎臺的是中國隊,我也很高興,我還會跟著音樂一起唱,因為我也沒有忘記過去。”



說起來中國的各項體育運動隊中,也有著不少歸化運動員。

與其將註意力放在王新朝喜去往日本後取得的成績上。

不如平靜情緒想一想,像王新朝喜這樣的人,為什麼要去往日本發展。

我國女籃在千禧年前後,為什麼人才流失嚴重,直到這兩年才完全崛起。

2013年王新朝喜帶隊第一次擊敗中國女籃的時候,官網曾發過這樣一篇文章。



《東南快報》也發過類似的文章,內容中說日本的籃球環境相對於中國,確實更有吸引力一些,這是不能拋開的事實。

同時文章中還指出,國內女籃的收入普遍不高,起碼與男籃差距很大。

而且被日本歸化的中國女運動員裡。

像1米9的天津希,1米89的王新朝喜,1米96的李明陽等高個球員。

都是日本女籃稀缺的類型,但這些球員在國內,甚至不能夠成為專業球員。

這是哪裡出瞭問題?

想來,這是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結語:

2020年退役回國失敗,王新朝喜就待在日本的日本三菱電機女籃工作至今。

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定。

也許有天她會轉業成為教練,也許她會在父母年老後將他們接到身邊照顧。

更也許她會用實力和誠心敲開與國內的籃球俱樂部合作的機會,從而回到國內。



那麼正在看文章的你,你是否覺得該換國籍歸化日本的王岑靜不可原諒?

或者你是否認為人各有命,人也各有選擇,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譴責他人?

推荐新闻

球队排行

足球球队排行 篮球球队排行
排名球队胜/平/负积分